2007年9月,从一碗小小的拉面起家的味千拉面在香港独立上市,市值90亿港币。而十多年前,味千拉面的创始人潘慰曾推着大篷车在街头推广,十多年后,潘慰用一碗拉面创造了90亿的财富。 当肯德基、麦当劳等洋快餐在中国一路高歌猛进、赚钱无敌手之际,有一位中国女人,以拉面后发制人,这位女人就是餐饮富豪榜首富——潘慰,说起潘慰,可能大家还不太了解,先来看一下她的简介。
潘慰,出生于山西省,籍贯香港,味千中国控股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主席兼行政总裁、董事长,潘慰是一个没有上过大学的中国香港女人,却在内地取得事业的辉煌。她把日本餐饮连锁品牌“味千拉面”引入中国,至今已在全国开设百余家门店。2007年,她创办的味千(中国)控股有限公司成功登陆香港联交所,在制造90亿创富神话的同时,也打破内地连锁餐饮企业从未在境外上市的僵局。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餐饮富豪榜首富潘慰的创业之路吧。
潘慰父母是解放后从香港回到内地的爱国人士,直到1988年,在中国内地读完高中后,潘慰才跟随返港的父母回到香港。此后,便一直在香港半工半读,学过财务、英语。潘慰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售卖食品的贸易行做财务,从此,她便开始了与食品贸易行业近十余年的“打交道”历程。潘慰在和自己先生一起做食品贸易时,经常在内地走南闯北,甚至走到南方、北方各地农村购买各种土特产品、粮油食品、海产品,再卖给出口商。当时其先生家族的食品贸易企业在美国已经做到了同业内数一数二。然而,潘慰逐渐感到:随着食品贸易竞争越来越激烈,作为供应商,经常被赊账,收钱很难,有时一赊就是半年。
潘慰因此希望有些改变:找到一个“收现金”的行业,于是她想到了餐饮业。之后,在跟随香港考察团去日本的一个偶然机会,潘慰吃到了味千拉面。“感觉口味很好,特别是骨头浓汤,喝后回味无穷。”那时香港与内地的快餐业都比较落后,除了洋快餐几乎找不到其它干净舒适的用餐环境。潘慰的直觉告诉自己,这个生意有得做。
潘慰凭借自己丰富的食品行业从业经验取得了味千在中国的永久性代理权。但她并没有采取只是单纯移植味千品牌的做法,而是在谈判之初便做了一个现在看来愈显先见之明的决定:她对日方要求一定要做工厂,而不只是品牌代理、做一个店。最后,与日方品牌商达成一致后,潘慰从日本、台湾订购设备,全部掌握技术、工艺流程并控制整个产业链。于是,潘慰开始了由食品贸易到餐饮的转型之路。1996年,味千拉面第一家店在香港开业,生意火爆,当月便实现赢利。
具有内涵的快餐拉面,这是潘慰一直追求的味千拉面品质。味千拉面从一开始就被定位为健康食品。尽管味千拉面主要菜品是中国传统的面食,但按照潘慰的说法,味千拉面并不完全属于中餐,而是介于西式快餐和中式传统餐饮之间的“快速休闲餐厅”。对于中西餐的差别,潘慰有句著名的论断:“西式快餐是饭在等你,中式是你在等饭。”而味千拉面则巧妙地结合了中餐的口味、营养和西餐的快速。
味千拉面在深圳开出内地第一家连锁店时,就在工业区扩建了一个食品加工厂,称为中心厨房。之后珠三角地区所有味千连锁店的产品,都来自于这个中心厨房。1999年,公司又在上海兴建了一家中心厨房,负责为华东、华北及东北地区的门店提供产品。目前,味千拉面全国百余家门店的骨汤原汁、面条、原料,都采取统一生产、统一采购,门店的后厨只需进行最后的简单再加工工序。
在味千拉面上海淮海路店装有透明玻璃的后厨工业化的煮面过程犹如一条生产线:成包拉面从中心厨房运来,每包一碗。每口大锅里有6个笊篱,拉面放进去后定时,时间一到,笊篱自动浮出水面。厨师把面倒入碗中,盛上用统一配送的原汤勾兑的骨汤,熟练撒上完全按比例调配的配菜。一碗味千拉面上桌,短到只用3分钟。潘慰曾自豪地说:“我们全国所有门店的100个菜品中,每一碗面条,每一份小料的分量、口味都是一模一样。”
凭借特别的市场定位和标准的工业化生产,在经历创业之初每年7至8家店的稳步发展后,从2003年截至到2016年,味千拉面进入连锁加盟高速扩张阶段,每年以20到30家的数量开出新门店。不知不觉间,味千拉面如雨后春笋般悄悄地在各大城市出现。
生意鹿小编相信,每一个成功者都有着自己的成功原则,餐饮名人也不例外,潘慰用自己的双脚探出了一条致富之路,她的宝贵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更主要的是,我们更应该学会她做事的原理,这样就可以在自己的创业生涯中活学活用,给自己的生意带来真正的好处,当然,这些还需要每一位创业者自己去体会,去推敲。
标签
潘慰 餐饮首富 名人创业故事